商業地產的冷熱變局——南寧億元法拍背后的轉型信號
9884萬標的流拍實錄:實體商業如何跨過“帶租拍賣”這道坎
西南商都法拍懸疑?。狐S金地段為何遭冷遇?
(相關資料圖)
從百盛租約到二次元突圍,老牌商圈的生死120天
商業法拍冰火錄:東盟別墅漲431萬,朝陽商鋪打七折
南寧朝陽商圈近萬平方米商業資產掛上拍賣平臺,總價逼近1億元,圍觀者超千人卻無人舉牌——這不是虛構劇本,而是2025年商業地產最真實的生存圖鑒。
億元資產為何遇冷?西南商都16間鋪面分兩宗拍賣,總起拍價9884.72萬元,均價僅為周邊商鋪的六折。但“帶租拍賣”條款成了最大攔路虎:當前租約從2011年延續至2026年9月,買家拍得后一年內既不能收租也無法改造;更關鍵的是,租金收益已質押給廣西北部灣銀行,產權交割后資金流向成謎。而商場主力租戶百盛的合約將于2026年3月到期,續約前景尚未明確。南寧皇家房地產公司作為產權方,此前開發的太古城項目曾引發關注,如今自身資產處置卻陷入僵局。
這里有個現象值得玩味:同屬南寧法拍市場,東盟商務區的獨棟別墅經歷過42名買家241輪競價,最終溢價431萬元成交;青秀區高端住宅甚至出現5秒加價一次的盛況。一邊是商業資產流拍,一邊是住宅搶購熱潮,折射出當下投資的理性選擇:商業看運營收益,住宅看稀缺保值。
西南商都的困境具有行業共性。2024年第三方機構數據顯示,全國447個商業項目平均空置率達9.1%,超警戒線近一倍。在南寧核心商圈實地探訪發現,該商場二次元主題區聚集著年輕消費群體,餐飲層午市上座率超六成,但三、四樓服飾區卻常見店員空守柜臺。
這種分化源自三重沖擊:電商讓服裝、美妝等品類淪為“試衣間”;外賣平臺截流餐飲消費;更關鍵的是,千篇一律的“快時尚+連鎖餐飲+電影院”模式讓消費者審美疲勞。2023至2024年間,西南商都超過千平的商鋪多次流拍,僅2024年2月有套1138㎡鋪面以市場價56%成交,其余均未達保留價。
面對困局,朝陽商圈正發起突圍:
內容再造:西南商都將半個二層改為二次元市集,吸引學生群體日均停留量提升40%;
場景革新:印象城增加民國風主題街區,夜經濟時段客流環比增長三成;
生態互補:新朝陽廣場改造后主打親子體驗,與百盛、太古城形成消費時段接力。
南寧柏聯百盛商業公司負責人曾向媒體透露:“未來續約將參考改造成效?!边@意味著傳統收租模式正轉向風險共擔的合作機制。
2024年南寧法拍房掛拍量達7339套,居全國第五,但商業與住宅呈現截然不同的命運。專業機構分析指出:
商業地產需持續投入招商運營,散戶投資者望而卻步;
核心區學位房、高端別墅因稀缺性成為資金避風港;
帶租約法拍尤其需警惕:需核查租賃真實性、欠費情況及改造成本。
去年南寧江南區某商場法拍成交后,新業主因電力系統升級額外支出超百萬,這類隱性成本常被忽略。
西南商都的流拍事件傳遞出清晰信號:商業地產從“地段為王”進入“運營制勝”時代。上海新天地、成都遠洋太古里等成功案例證明,差異化內容才能對抗線上沖擊。對于南寧老商圈而言,太古城能否延續“太古IP”精髓,百盛能否延續十五年合作,都將成為觀察實體商業轉型的重要窗口。
這場看似偶然的法拍遇冷,實則是商業進化史的必然章節——當免費空調留不住顧客,唯有獨特體驗能創造不可替代的價值。
今日互動:你所在城市的商圈有哪些創新嘗試?歡迎分享觀察!
[責任編輯:linlin]